农村黑臭水体,怎么治?

      “确保到2026年底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6月1日召开的全省农村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现场会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时间表已经确定,施工图也已明晰,我省将用3年时间,合力攻坚克难,坚决啃下这块农村环境治理的“硬骨头”。

找出每一个黑臭水体

要想打赢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这场战役,必须首先搞清“敌人”的特征,摸准“敌人”的位置。

“农村黑臭水体的判定有3种方式,即感官判断、公众评议、水质监测。”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水体颜色发黑、发白,或气味浓烈、难闻等,存在任意一种情况的,即可判定为黑臭水体。在感官判断不了的情况下,可以对周边群众开展调查,60%以上村民认为“黑”或“臭”,即判定为“黑臭水体”。在感官判断和公众评议都无法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水质监测进行判定。

“在淮北,河流、沟渠、坑塘3种主要类型的农村黑臭水体都有分布。”现场会上,淮北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一些河流型黑臭水体,主要成因是农村生活污水;沟渠型黑臭水体,主要成因是种植业面源污染;坑塘型黑臭水体,主要成因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底泥淤积。“要根据不同水体,精准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治理模式,改善水体质量。”

“敌人”的数量和位置也已经掌握。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截至今年4月,全省5692个农村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2411个,面积约1400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但仍有3281个农村黑臭水体尚未治理,面积约1450万平方米,无论是数量,还是面积,在全国都是较多的,治理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安徽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明确到2026年,消除现有的农村黑臭水体。其中,2024年须完成1637个,面积800.64万平方米;2025年须完成1427个,面积724.71万平方米;2026年须完成557个,面积117.13万平方米。

“五龙治水”去顽疾

针对农村黑臭水体这一顽疾,行动方案提出“三治、一清、一修复”等5项治理措施。

“三治”即治理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和服务业废水。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方面,要求因地制宜,采取纳管、集中或分散处理方式开展治理。如亳州市根据村庄位置、人口密度、水体类型和污水产生等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入户小三格+一格生态池”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并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要求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采取生态沟渠、植物隔离带等措施,加强农田退水的拦截净化;推动规模养殖场完善粪污收集、贮存设施,落实污染防治措施;推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推动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循环利用或资源化利用。

在治理工业和服务业污水方面,要求全面排查涉水排污企业,做好污水收集和处理;依法依规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指导督促农产品加工及汽修、酒店、农家乐等服务业经营者,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清”,即清理内源污染和垃圾。要求全面清除水体周边的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打捞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清除淤积底泥,规范处置利用,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一修复”即修复水体生态。对水系割裂、流动性差、季节性断流的水体,实施水系连通;修建生态护坡、种植林木和草本植物,提升河岸抗冲刷能力;对自净能力较弱的坑塘、沟渠,因地制宜改造成人工湿地、氧化塘等,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放养鱼类、贝类,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从“当下治”到“长久用”

黑臭水体治理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必须久久为功、常治长效。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农村环境治理基础总体还比较薄弱,基础不够稳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尚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部分设施存在处理规模不合理、管网不配套、设施运维管理不够到位等问题。该负责人还特别提到:已经治理的黑臭水体还存在管护长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返黑返臭时有发生。

对此,行动方案从加强日常管护、强化多方监管、鼓励以用促治、广泛发动群众等4个方面提出加强管理维护的措施。要求探索建立农村小微水体管护长效机制,定期巡查,及时清除水面漂浮物和沿岸垃圾。完成治理的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水质监测。同时,完善农业废弃物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科学布设生活垃圾收集设施,防止垃圾进入水体。

黑臭水体治理后,在加强日常管护的基础上,还要鼓励以用促治。在淮北市,对治理后的河流,一方面由村委会与村民签订水体承包合同,放养鲢鱼、鳙鱼、草鱼等本地鱼种,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另一方面构建“镇村河长+网格员”长效管护机制,由村网格员担任沟、渠等小微水体河长,开展常态化巡护,保洁水体。

“在黑臭水体的排查、治理及管理过程中,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真正让群众成为黑臭水体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监督者。”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