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观念、新模式、新思路——海绵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风向标

2015年~2016年,由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联合开展了两批30个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建设成效显著,“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有目共睹。最大的成效在于让新兴的海绵城市理念深入人心,不仅让低影响开发理念(LID)逐渐上升到海绵城市的系统认知,还让围绕“水”字做好文章这一举动备受社会关注和肯定。在笔者看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涉水领域,更重要的是,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指引下,激发了新一代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理念的产生,强调“人”“生态”双重核心要素,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观。这种新理念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寻找到了一个具象创新的突破口。

基于系统化思维的海绵城市建设,让“规划一张网、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一张蓝图干到底”有了一个可实践的落脚点。既有利于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扎根与建设领域管理模式的创新,又驱动了涉水领域的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全面城市智慧化建设提供了先导经验。

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了一种新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和增长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意会容易,言传甚难。但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种“美好生活”的“言传方式”,那就是人们在物质、精神和环境三方面同时满足的生活,即对人与生态的双重尊重。笔者把这个“言传方式”称为“新生态设计观”。

海绵城市,指的是运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将传统雨水的快排模式转变为慢排模式。要实现这一转变,核心是场地竖向的调整,即将绿地由常规的高于道路调整为低于道路,使道路雨水改变方向,优先就近排入绿地。就近进入绿地的雨水含有丰富的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能被绿地所吸收和利用,转换为植物所需的营养与土壤改良的介质。而绿地土壤中涵养的雨水在雨过天晴后,既能继续给植物提供水分,又能通过树木的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中,平衡局部场所的温湿度,改善微环境……这些小场景,在不需要任何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了物质的自循环。海绵城市的慢排模式降低了植物化肥的使用量,进而降低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为城市河道水质的改善和保持创造了更易实现的条件。这就是生态的原始意义,也可称之为城市的初级生态。初级生态积少成多,城市自然更生态更宜居。

同时,海绵设施可实现道路不积水、不积泥,雨后即可无忧出行。透水路面实现“小雨不湿鞋”,行人在道路上行走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在雨天被充分释放。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人的活动时间和范围逐步扩大,生活环境的舒适程度大幅提升,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

综上,海绵城市建设创造了无限可能,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态,还增强了生态的落地性和可感知性。因此,笔者提出了“新生态设计观”。而“简而有韵精而有致、以人为尊的文化、改良的生态、低维护且自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则是对“新生态设计观”注解的关键词,也是美好生活的愿景。这一切,都源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为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开辟了一种新模式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能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城市管理方式应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化相应转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精细化管理的出现恰逢其时,是当下治理城市的有益模式,也是大势所趋。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指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社会自治等手段,通过城市管理目标量化、管理标准细化、职责分工明晰化等措施,形成以“精致、细致、深入、规范”为内涵的城市管理模式。如何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创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是现阶段的热点话题。

众所周知,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管理常见的模式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或成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其实质都是分布式理论管理模式的实践。分布式理论的第一原则是不要分布。这句话看似矛盾实则揭露了分布式理论的很多特征。根据分布式理论的这一特征,笔者实践了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管理新模式,推行“1+N(1+N)”工作机制。分布式理论的两大思路是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下面围绕业务与行政两大板块,讨论其运行机制及与精细化管理的关系。

业务板块的中心化,首先构建以“1”为核心的组织架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技术岗组成(N),受成员单位内部(1)的领导。(1)是成员单位内部的技术总工,统筹成员单位内部各个部门的技术,协调统一技术指标,同时也属于上级“1+N”中的“N”,“1”是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总工或总师,统筹成员单位的“N”,最终将海绵城市的技术都统筹协调到“1”。通过“1”的技术统筹,可分解出具体的指标,并进行量化和责任化,从而形成精细化的分布管理模式。

例如,一个城市在常规降雨模式下,其技术精细化控制的核心是:通过“1”的统筹、“N”的执行,理顺各级排水量,实现地块的外排雨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管网的极限流量(规划部门负责)≤管网末端泵站的流量(水务部门负责)≤河道的储存能力+河道泄洪泵站的流量≤流域河道的防洪能力。

行政板块的去中心化,主要体现在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审查与验收管理执法的普及化。海绵城市建设虽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在验收流程与监管机制的创新上突破并不大。要么是小范围聘请第三方机构监管,要么是放任建设单位自行监管,政策不稳定不连续。

笔者根据大量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设计经验,总结出一套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审查与验收方法,简称为“一三四”法,即一个量化指标、三层审查构架、四个可测量的验收要点。

在实施过程中,所有的验收都能够量化和指标化,且能很好地规避第三方机构监管模式的不可复制性以及现行监管部门专业人员匮乏的问题。海绵城市验收的“一三四”法,实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监督执法的去中心化,使海绵城市执法回归到了常规建设工程的管理模式。

综上,通过海绵城市“1+N(1+N)”工作机制,采用分布式管理原则,在技术上以集中式管理形式为主、在行政上以分布式管理形式为主,实现了涉水数据管理目标的系统化和量化以及审查与验收管理的常规化和专业化,为全面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笔者认为,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从而为城市中的人们创造更便捷、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有多个关联点:一是协调涉水数据从源头到末端控制标准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二是内涝防治与洪涝调度;三是水质保障与水资源利用;四是城市水安全。

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数据采集和数值模拟,目的是通过场景应用,服务于政务精细化管理与群众美好生活。构建海绵城市智慧平台,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海绵城市建设时序,从而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海绵城市整体运营水平。

城市建设不缺基础数据,缺的是数据共享。海绵城市通过“1+N(1+N)”设定方式,可针对性地获取各部门一定范围内的有效数据。数值模拟表现在常规工况下的逻辑算法与超常规工况下的逻辑算法的自我学习与更新。常规工况下的逻辑算法相对容易建立,可根据工况设定不同的模块,通过预设逻辑完成。比如下垫面变化对应管网能力管理或者可渗透地面能力管理、不同雨情的泵站起动模式管理、超常规暴雨的城市安全保障与临时排放通道管理等。超常规工况下逻辑算法的自我学习与更新则相对复杂。因为海绵城市智慧平台很难有大投入去建立平台的自我学习功能,且更新还需要末端的经验总结反馈。例如,疫情下的水质监测与调度,需要后台专业人员根据实时数据与防疫专家的意见设定算法。所以,并不是平台搭建完成后就一劳永逸,还需自我学习与更新,依靠平台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实践反馈更多更新的管理逻辑。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最需要重视和管理改变的是整体调度和执行。建立平台容易,人为跨部门调度并运用于平台日常管理却很不容易实现。因为每一个调度方案,即便系统最优,也不一定能实现子系统最优。所以在执行过程中,部门间的利益存在差异化,势必会产生个别部门不配合执行的问题。然而,若是在实际运行中在“1+N(1+N)”工作模式上建立顶层领导机制,由“1”对平台的整体运行效果总体把控,平台大脑直接控制各子系统执行,“N”的职责是反馈各子系统效果,实现整体调度迎刃而解,这也是分布式理论的管理模式。

综上,海绵城市智慧平台建设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一是确定工况,设定算法,由简入繁。二是平台建设并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不断反馈效果与优化算法,持续更新管理模块。三是智慧平台的运用,要有顶层设计作为引领与支撑,发挥强有力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海绵城市在解决涉水问题的同时,利用系统思维和生态思维,在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政府机构管理改革与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上,通过试点先行先试提供示范经验,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贡献专业力量。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