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四结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亳州:“四结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住建部的相关文件要求,同时解决亳州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城市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问题。2016年亳州市正式开启《亳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亳州市面临着城市内涝、内河水体黑臭、水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也让亳州深刻的领会到“海绵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现实意义,认识到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17年底已完成3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2018年计划完成3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

一是结合黑臭水体进行整治。该市水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仅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数量多达11处。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处理,生态修复”的总体技术路径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开展建成区污水直排口整治,实行海绵城市建设,通过污水收集、雨水净化及生态修复,2017年已有7处黑臭水体达到“初见成效”,今年,中心城区计划完成东城海子、汤陵沟、鳖疙瘩坑、柴家沟等4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并完成中心城区11处黑臭水体“长制久清”治理及后期管护PPP招标。

二是结合基础设施进行整治。亳州市在2017年以前主要靠管网排水,只要有雨水,赶紧把它排掉,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而海绵城市就是转变了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建设方式,统筹城市管网系统和超标准降雨防涝系统建设,控制初期雨水径流和面源污染,有效应对城市内涝。

三是结合水环境资源进行整治。该市属于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400立方米。通过雨水的收集利用、雨水下渗等措施,有效提升道路设施的效果。以再生水及雨水代替部分城市供水,缓解水资源短缺。有效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四是结合老旧小区进行整治。一是便民惠民。通过“渗、滞、蓄、净、用、排”措施改善小区硬化地面积水问题,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让居民在小区内进行休闲、锻炼等活动更舒适;同时加强雨水的综合利用。二是美化小区环境。因地制宜地将小区现状部分硬化铺装或绿地改造成利于雨水渗透的绿地,通过种植耐水性良好的绿化植物,提升绿化景观效果。